学位点介绍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科建设 > 学位点介绍 > 正文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2023年)

发布时间:2024-03-20  发布者: 点击阅读数:

一、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1.1历史沿革

信息与通信工程创建于1999年,现有电子信息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和信息工程四个本科专业,在校学生732人,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为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2018年获批电子信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现有专任教师32人(正高级职称8人,博士30人),3个“楚天学者计划”特聘岗位。

1.2培养方向

本学科坚持以国家重大战略和国民经济发展为导向,发挥本校大化工和光谷区域发展特色,依托“光学信息与模式识别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视频图像与高清投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智能机器人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科研平台,开展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领域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在航天图像信号分析与目标识别、化工生产过程数字化、空天隐伏目标导航等方面形成具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逐步形成了“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信息系统”、“空天信息技术”三个稳定的研究方向。

1)信号与信息处理:主要研究信号与信息处理理论与方法,自适应信号处理、数据压缩与编码处理、光电感知与信息处理、化工过程信号检测与控制、图像处理与智能系统、航天图像处理、目标探测与识别等。

2)通信与信息系统:主要研究新一代通信网络、网络探测与网络管理、移动通信系统理论与技术、多媒体通信、无线通信、移动通信、卫星通信、光通信、无线终端系统、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

3)空天信息技术:主要研究基于空天平台与环境的先进信号理论、工频电磁场信号获取与传输、工频电磁/光/电数据融合应用、跨介质工频电磁场目标探测、空天隐伏目标导航与制导等。

1.3培养目标

本学位点秉承“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传统,实施全员导师制,以国家战略需求和重大科技问题为导向,以“赢时胜”我院校友奖学金(1000万)、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创新基金等为激励,为国家培养具有坚定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求实、创新、进取、协作的科研道德和严谨认真的科学精神,掌握扎实的信息与通信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能熟练运用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和新技术开展本学科的研究与应用开发工作,培养国民经济建设过程中的各类实际系统进行科学的规划、分析、设计及应用的高层次复合人才,能胜任科学研究、科技管理或工程技术等工作。本学位点培养研究生的目标定位包括以下方面:

1)忠党爱国,遵纪守法,思想端正,实事求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强烈的事业心,立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2)扎实掌握本学科内的基础理论与系统专业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了解国内外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某一领域的新技术和发展动向,创新性解决本学科的学术或技术问题;

3)熟练掌握一门外语,熟练阅读外文专业文献,具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

4)能够结合与本学科有关的现实需求与前沿问题进行创新研究,或综合运用本学科有关的理论、技术和工具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5)能胜任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事业单位的科研、工程、开发、管理工作。

1.4学位标准

(一)申请者应完成的科研成果

申请者在读期间须完成与学位论文研究内容相关的科研成果要求如下:

硕士研究生:学术学位研究生在本专业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及以上或在本专业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篇且被EI收录(研究生为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或者获得1项授权发明专利(研究生为第一发明人或导师为第一发明人、研究生为第二发明人);

各学科(专业)制定有不低于上述科研成果要求的,需充分讨论并经各学科(专业)所在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通过,报研究生院备案后执行。

(二)申请者应修完全部培养计划要求的课程,总学分要求:

硕士研究生:

1)学术学位:理工科课程总学分≥28学分,其中学位课学分≥18学分,非理工科课程总学分≥30学分,其中学位课学分≥20学分;

2)专业学位:硕士生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按照全国各类别(或领域)公布的学位标准或教育指导委员会文件执行。

1.5导师队伍

本学位授权点指导教师的选聘、培训与考核按照《武汉工程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办法》、《武汉工程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管理办法》执行。为了帮助导师尽快熟悉研究生培养过程,掌握研究生培养规律,明确研究生导师岗位职责,增强导师的岗位意识、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所有新增导师必须进行岗前培训方能正式招收和指导研究生。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一批优秀的控制科学与工程领域的骨干教师,2023年,本学位授权点拥有硕士生指导教师32人,省级教学团队1个,校级教师团队3个。

为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提高导师指导研究生的能力和水平,保证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质量,学院每年开展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招生资格审核工作,重点审核研究生导师的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科研成果、研究生培养质量及履行导师职责等情况,审核通过后,才具有下一年度招生资格。对获评省、校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研究生的指导教师,将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奖励,在指导研究生数量上适当倾斜。

本学位授权点导师指导研究生严格按照《武汉工程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管理办法》执行,没有出现违反制度规定和要求的情况。同时,学院每年对指导教师的师德师风、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测评。对于认真履行导师职责、成绩显著的导师,在评定先进教师、先进工作者等各类奖励活动中,应予以优先推荐。这些举措有力地提升了指导教师授课和指导培养研究生水平,提高了研究生群体对研究生教育的满意度。

1.6科学研究

光学信息与模式识别湖北省重点实验室获评湖北省“标杆实验室”,新增跨介质探测与目标识别湖北省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获批国自科基金11项,其中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1项,科研进账4083万元。以第一完成单位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中国自动化学会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二等奖2项。在IEEE TIP、IEEE TNNLS、IEEE TCSVT、IEEE TIM、Nature Communications等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142篇,获授权发明专利85项。与华科大合作举办第15届全国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前沿论坛,举办第12届SPIE国际多光谱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研讨会。

1.7人才培养

1.7.1 思政教育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中,育人目标明确,育人措施得力,育人成效显著。以基层党建为引领,强化组织育人:开展党旗领航工程,实施价值引领工程。以课程思政改革为导向,科教协同育人:思政教育融入专业,强化科教协同育人。以社会实践为载体,着力实践育人:构建“科研指导竞赛、竞赛融入课堂、竞赛融入实践、实践促进就业”的实践育人体系,以志愿活动为载体,服务社会。

1.7.2 招生选拔

根据教育部、省厅、学校的有关规定,提高政治站位,全面落实主体责任,严格执行政策规定,加强人员培训,抓好工作细节,严守工作纪律,圆满完成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2023年学院复试录取研究生人数160人,其中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招生14人。通过构建全方位研究生招生宣传体系,采取常态化宣传与集中宣传相结合的多种招生宣传途径,增强学科、导师在招生录取工作中的主导权,充分调动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学科学位点以及研究生导师的积极性。

1.7.3 课程教学

探索与构建课程教学培养质量高质量工程,本学年获批校研究生一流课程、精品在线课程、课程思政、双语(全外语)课程2项;新增校级研究生思政示范课、教材、案例库、国际化课程等建设项目1项。提高教师课程教学质量,组织新导师(包括分管院长和培养秘书)参加培训率达100%。

1.7.4 导师指导

学院院长、党委书记多次组织硕士生导师培训、座谈、交流,为导师们提供学习与经验交流机会,明确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目标,强化导师的责任意识。近一年来,新增校聘硕士生导师7人,从整体情况看,新增补导师呈现年轻化、科研业绩突出、教学热情高涨等态势,一定程度上彰显学位点建设成效和发展前景。

1.7.5 学术训练

实现跨界融合、打造标志性成果,着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持续增长,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日趋成熟,成果质量持续提升。2023学院第十四研究生教育创新基金共43项顺利结题;申请第十五研究生教育创新基金55项获批立项;研究生以第一作者身份,武汉工程大学为第一单位发表高水平论文42篇,获授权发明专利54项,取得软件著作登记权17项。以研究生为第一完成人获各类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58项,其中国家级奖项16项。

1.7.6 学术交流

将课程与论坛相结合,开展非线性控制系统研讨论坛,举办“电气格物讲堂”“电气之星”研究生论坛,本学年共计200多人次研究生在学术论坛作报告,1300余人次研究生参加研究生创新论坛听取报告,研究生参与学术论坛100%。除此之外,学位点积极推动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进程,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和多种形式的境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培养具有国际学术视野的创新人才。本学年我院研究生投稿国际学术会议并做报告共计16人次,参加会议共138人次。

1.7.7 论文质量

实行三级检查过程:

1)导师自查(第一级检查)。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在上述范围内的学位论文进行100%自查,确保学位论文不会出现质量问题。

2)学院核查(第二级检查)。各学院(部)在导师自查的基础上,对纳入重点核查范围的学位论文进行100%核查,对纳入普遍自查范围的学位论文按照不低于25%的比例进行抽查,并按要求提交相关检查材料。

3)督导督查(第三级检查)。校研究生教育督导组对各学院(部)的自查工作进行全程督导。通过查阅材料,现场检查等方式进行第三级检查。

为提高学位论文总体水平,确保学位授予质量,2023年学院制定了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学院工作办法,增加论文质量检测次数,建立多级论文评审制度,细化毕业条件,加强了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共评阅硕士学位论文93篇,全院受聘参加论文评审的专家共27人次,对全部硕士学位论文进行了院内、校内、校外专家盲审全覆盖评阅,并反馈了评阅意见,并于研究生院存档。

1.7.8 学风建设

构建“科研指导竞赛、竞赛融入课堂、竞赛融入实践、实践促进就业”的“提学风、强专业、育考研、促就业”育人体系,营造良好的科研风气。以“电子设计大赛”等10项研究生学科竞赛为切入点,将竞赛与研究相结合,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

1.7.9 管理服务

“四困学生”安排学院领导、专业老师、学生党员、班干部等 “一对一”帮扶,解决学生实际困难;邀请保卫处、校医院等部门为学院学生召开报告会,针对网络诈骗、校园贷等问题进行专题教育;组织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宣传活动,举办“心”灵漫画展、“信”有灵“息”心理健康主题教育等活动,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排查和疏导。

1.7.10 就业质量

制订《电气信息学院全面强化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成立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引导毕业生参加线上线下双选会、宣讲会,鼓励学生积极就业。与企业加强合作,共建就业基地4个。本学年学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8.3%,其中高质量就业率达到83.7%。

二、制度建设完善和执行情况

2.1执行学校制度情况

严格执行学校关于研究生招生、导师遴选、中期考核和学位申请等各个培养环节的规章制度,确保《武汉工程大学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武汉工程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办法》《武汉工程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等各项规定贯彻落实到研究生管理和培养的全过程中,从制度层面保障了研究生和导师队伍的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

2.2本学位授权点制度建设与执行情况

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学生权益,本学位点在学校和学院相关政策精神指导下,健全完善系列规章制度,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1)推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相关知识。通过不断优化专业培养计划,理论教学与技能培养相结合,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邀请专家进校介绍知识产权与专利申报知识,到对口高新技术企业开展专业认识实习,引导学生重视科技创新、了解技术前沿,同时邀请中小微企业讲述创业和创新历程。

2)完善课程体系及培养方案。通过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强化导师在学术、科研中的主导作用;提升专业课授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责任心;继续加强团队培养力度,拓展研究生学术训练平台。

三、建设存在问题和下一年度建设计划

3.1建设存在问题

本学位授权点建设过程中,研究生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的次数和形式不足,导致研究生对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的了解程度不深。研究生参与重大项目、取得重要成果的人数还不多,本学位点在承担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开展国际合作等方面仍需提升。

3.2下一年度建设计划

1)推动科研、教学并线联合发展。加强科研团队和教学团队联合建设,鼓励和引导教师在高层次科研项目、高级别科研奖励、高水平教学研究项目与成果等方面提前谋划、精心布局、逐步深入,渐次提升产出水平;以科研带动教学研究,实现科研与教学的有机融合,在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案例建设、教改研究等研究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双渠道高效发展建设,为学位点申报提供支撑力量。

2)增强国际合作培养。目前学术学位研究生国际联培的水平和规模均较低,学位点将进一步创造条件,例如开设更多的全英语课程,加大研究生培养的国内国际合作步伐,导师利用自身资源推荐毕业研究生到更高平台深造或就业;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水平教授作为兼职导师、客座教授,参与本学科研究生指导。